【精益管理网】 时间:2016-12-14 作者:王振华 来源:华安盛道 H - 小 + 大
图说案例——企业管理的黑屋现象 一客户计划考察企业,企业做着各项准备,车间停产打扫卫生已习以为常。客户来了,领着看最先进的设备和最现代的场所,希望客户别自由活动,但卫生间总是要去的,现在企业都重视起某几处样板卫生间了,应付客户验厂已很有经验了。 但企业的现场究竟怎么样呢?在许多企业多走走,就能发现许多真相,看看厂房背人的角落,走进车间内部仓库,打开车间带锁的房间,打开紧闭的工具箱或橱柜,现场竟然乱成这样! 那些脏乱差的房间场所,可称作企业的黑屋子。发现黑屋子并不难,知道黑屋子的人也不在少数,但企业却没人当回事,任其存在和恶化,直到有一天黑屋子的盖子被揭开。这个过程现象我称为黑屋现象。我们咨询服务过许多企业,在考察诊断时都能发现这种黑屋现象,这值得关注和探讨。 二黑屋子的形成过程往往是这样:屋子开始有些乱,还有人过问,有人收拾整理,但随着放进屋子的物品越来越多,整理难度越来越大,就不再去收拾整理,也没人再去过问和要求,天长日久后黑屋子就不堪入目,不能见光。 黑屋子的形成条件可归纳为:有屋子,有物资,没人管。 黑屋现象反映企业管理的一些问题,值得思考。 场所资源规划利用问题。 黑屋子多是长时间未有效使用的场所,因无更好用途,就放些杂物,似乎就利用起来,实际上这种做法得不偿失,闲置空间未真正利用,却又造成其他管理问题。 这样利用还不如拆除屋子。 企业生产管理问题。打开黑屋子,常会惊讶于其物资的丰富、多样,以及时间的久远。这充分曝露出企业生产物资管理的粗放和混乱。车间生产定额不严甚至于没有定额,多领多占生产物料或辅助材料,剩余的物资不退库,进了黑屋子,想着再用时方便,甚至于想带出厂换点钱。有的企业门卫制度很严,物资没有丢失,但却在黑屋里沉睡和变质。 管理职责与责任心问题。一些企业黑屋子不仅有,还不少,管理人员不知不管或已知不管,可见职责不清或责任心麻痹。因而我们可以看到,许多企业虽说每天打扫卫生,每周检查现场,但黑屋子却总被忽略,管理者工作流于表面,其后果是好工人也被惯坏了。 三黑屋现象应引起重视,这个现象让我想起“破窗理论”,二者道理很相似。某房屋一块窗玻璃被人打破了,若不及时更换,就会给人此处没人管的信号,随后其它窗玻璃会加速损坏,若最初破损的窗玻璃被及时更换,则这个房屋窗玻璃就能保持较长期的完好。 黑屋子最初萌芽时,若给予有力的纠正,如明确责任,细化管理,彻底整治,就能将其消除于萌芽。但若松懈和放任,其黑屋子将加速劣化,众人效仿,累积成患。 从现实场景的黑屋子,我们可以想开去,发现企业管理许多方面竟然与此类似。某工作易于让人犯错或谋私利,若制度不细执行不严,利益趋动下的错误行为几乎就会发生,如同现实中有那间屋子,若此时问题曝露并得到有效纠正,一来纠正成本较低,二来可能就制止了后续的错误,但若未及时发现或被制止,则错误行为将更加胆大和放肆,错误损失就愈来愈大,这正如同现实中的黑屋子。 黑屋子始终在那儿,总有被揭开的那一天,问题和错误最终还是要清算,损失还得有人来买单,想来还是在最初就预防到位、执行到位为好。 作者:王振华 2011年 青岛华安盛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|
【版权声明】本站文章版权属原作者,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,如对本网所转文章有异议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
上一篇:图说案例——还车间本来面目